- 传媒
来源:传媒见闻 浏览: 2021-09-27 14:00:11
9月24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在凯发app官网发表《关于“联合国科学院”造谣诽谤本刊的声明》。

9月24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在凯发app官网发表《关于“联合国科学院”造谣诽谤本刊的声明》。

1.jpg

称“联合国科学院”(academy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)“捏造事实诽谤本刊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收取所谓“污蔑费”、“流量费”的行为,并散布本刊记者个人信息”。

事件起因是《中国新闻周刊》通过微信公众号、新浪微博等刊发《53位“院士”华人占47席,“联合国科学院”不属于联合国?》一文,质疑联合国科学院机构性质,并起底其主席向凌云。

2.jpg

随后联合国科学院凯发app官网发表声明称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编造故事、无端造谣。

3.jpg

再看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所发《53位“院士”华人占47席,“联合国科学院”不属于联合国?》这篇文章,文中详细列出了质疑原因,进行了事实核对。这些内容也不是独家信源,读者都可考,何来“编造”?

4.jpg

继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表声明后,“深蓝财经”也发表严正声明,“写作过程中严守法律及职业道德规范”。

5.jpg

除了被诽谤的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、“深蓝财经”,还有不少媒体被联合国科学院投诉。原因都是相似的——媒体发布了反映联合国科学院、向凌云相关情况的稿件。不少相关帖子、文章被删了,部分账号被举报被封。

6.jpg

自媒体“互金避雷针”爆料,“甚至还有公关来找我,说要有偿删帖······”

7.jpg

最先对向凌云提出质疑的是公众号“国际投行研究报告”,发文后“国际投行研究报告”收到向凌云的投诉,理由是“公然使用我的肖像与名字”。

“国际投行研究报告”负责人告诉传媒见闻:鉴于所谓联合国科学院对我和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的的诽谤,作为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的直接负责人,我将直接起诉向凌云,以及联合国科学院院长李松军。

深蓝财经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!

相关新闻

热门资讯
财经风向标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网站地图